本文位置:豆瓜训练 > 沟通杂谈发布时间:2020/11/19 14:17:02被阅读了
孩子不敢,不愿当众发言,是有恐惧在心里,也许他害怕说错话,丢人,很有可能长辈们教育他的时候会不经意地说:别这样,你瞧你多丢人啊!那么他就知道了,丢人是不好的,在他认为自己的行为有可能给他带来丢人的后果时,他就会极力避免丢人的结果。
还有一种原因,是害怕犯错误被父母责怪。有的父母总是对孩子要求很严厉,孩子的一点缺点,都会被放大,例如孩子发言如果声音小了一些,妈妈就会不满地说:你看你声音那么小,你就不能大一点声吗?这样一来,孩子觉得自己百无是处,干脆不发言了。
还有的孩子是天生腼腆,害羞,胆子小。我们都要善待他们,不要打击他们的性格特点。
遇到孩子不敢当众发言,父母应该怎么做呢?
第一,当孩子不愿意当众表现的时候,家长不要勉强,更不要批评斥责,或者用很伤心的口气对他说:唉,你怎么这样没出息。这样只会让孩子觉得自己弱爆了,更加减损他的自信心。
第二,家长一定要从心底里接受孩子当下的状态,尊重孩子当时的决定,并且不要将这种行为判断为“错误”。不愿当众发言是他的选择,作为家长要明白,孩子有自己的权利来决定自己的行为,不能强迫他一定按照自己的要求来,只有接纳,才不会产生对立,也才可以更好的引导孩子。
第三,家长可以继续很开心地参与旁观班级别的孩子的表现,但不要动不动对自己的孩子说:你看看人家!你怎么就这么没出息呢?之类的话。家长对孩子的比较,只会让他感觉自己很糟糕,更加不敢做这件事了,正确的方法是,若无其事地参与活动,带着自己的孩子做一个快乐的观众也不错啊,也许观众做久了,孩子也想跃跃欲试呢。
第四,等事情过去了,换一个环境的时候,家长可以和孩子对于发生过的事情做一个交流。这个交流仅仅是沟通,切记不是批斗会。家长一定不要喋喋不休地批评孩子,说他是如何如何的胆小,如何如何的不懂事等等。而是非常认真地倾听孩子的诉说,了解孩子不愿意当众发表意见的真实原因。不要简单粗暴的猜测,也不要一言堂。家长可以这样对孩子说:宝贝,妈妈很想知道,今天上课的时候,老师请你表演的时候,你为什么不愿意?你能告诉妈妈吗?语气一定要和缓,充满了聆听的耐心。孩子也许就会说出来自己的真实想法,家长才可以“对症下药”,教给孩子下次应对这种情绪的好方法,而不是一味地斥责和要求。
第五,谈完话之后,不要用期待和威胁的口气说:那妈妈看你下次的表现哦。而是很轻松地说:好了,妈妈终于知道我的孩子为什么今天不肯表演了,你也学会了下次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处理了,对吧?那好吧,等到下次也许宝贝会有不一样的选择哦。
这样一来,孩子首先知道妈妈没有因为他不肯当众表演而轻视自己,又知道妈妈对自己紧张的情绪做了接纳,下次他的紧张情绪就会缓解一些,最后孩子在妈妈的轻松鼓励下,知道下次自己也许会更有勇气一点。
在家长的整个引导中,首先要知道自己对孩子的接纳,但这种接纳绝不是毫无原则的纵容,而应该是充满了智慧的引导,要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并且和他站在一起寻找解决的办法,这会让他增加很大的信心。
最重要的是,家长要给孩子时间,要耐心,不要以为一谈完话之后,孩子就会有立竿见影的改观,那是不可能的,旧有的习惯模式要慢慢更改,这需要做父母的支持和陪伴,绝不是简单的“对”与“错”的较量。
【学习当众讲话,去豆瓜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