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力口才创导者
豆瓜联系电话
豆瓜训练

如何快速提高演讲能力

本文位置:豆瓜训练 > 沟通杂谈发布时间:2020/10/22 15:56:42被阅读了

在生活中大部分人都听过很多令人难忘的演讲,但却很难成功模仿!原因就在于缺少进阶的方法,演讲是有很多成分技能的,今天我们就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如何在短期内提升你的演讲水平!包括如何驱动听众的左右脑,以及如何满足大脑五大基本机能的诉求。

如何快速提高演讲能力

一、如何改造那些令人枯燥的演讲?

1、为什么我们上数学课的时候容易觉得枯燥?

因为老师不断地给学生左脑输入信息,步步都是逻辑推理,学员一走神就不赶趟了,很多老师觉察不到学员在推理过程中的困惑,以至于学员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感觉很枯燥,因为老师光给左脑输入,右脑觉得无聊。

假如有这样一位老师教数学会怎么样?我儿子上一位老师的数学课时,我特意去听过,数学老师讲的跟别的老师没有什么太大区别,都是讲逻辑,但是他在说到5的时候,马上会在黑板上快速画5只小白兔,说到什么,就配合着画出合适的图案,孩子们立马笑的前仰后合,这就是在孩子左脑稍有疲惫时,赶紧给右脑喂点图像。

2、为什么一副价值几千万的画,你看一会儿就疲倦了?

如果让我们去欣赏一幅名家字画,价值几千万元,我们围绕那幅画看了看,几分钟也就烦了。不就是一幅画吗?又看不懂。

假如这时有人来向你介绍如何鉴赏一幅字画,告诉你要从构图、色彩、意境、运笔等几个方面去看,你看这意境,这构图,这色彩,再看这笔法啊……你看出门道来了,就越看越来劲。因为干瞪着眼看画是给右脑输入,左脑看不出门道,也就疲倦了,而一旦左脑找到了意义,那种感觉就像突然顿悟了一样,反而乐在其中。

如何快速提高演讲能力

二、给左脑灌点悬念,给右脑喂点画面

演讲需要调动听众的左右脑。为什么Flash这种表现形式非常招人喜欢?为什么把小品做成Flash版的甚至比真人版的还看着有趣?

因为Flash这种表现形式能够很好地调动观众的左右脑。比如姜昆和唐杰忠合说的相声《虎口遐想》,一说老虎,Flash画面上马上就有一只大老虎,眯瞪着眼睛,尾巴还一摇一摇的。其实这时候我们的右脑就是需要一个形象的老虎图像,即便画面没有,右脑也会想象出一个老虎。

唐伯虎真迹:《虎啸山林图》

人类左脑总在试图挖掘事物的意义、梳理事物背后的逻辑。右脑总喜欢捕捉一个新奇的画面,体验情绪和感受。讲东西要兼顾左右脑的诉求,给左脑喂点悬念、金句和条理,给右脑喂点画面、真情和实感!

三、那些古诗词名句为何能流传千古?

国人大都对那些流传下来的古诗词名句很熟悉,为什么很熟悉?

也许正因为既惟妙惟肖、又深蕴哲理,兼顾了左右脑的思维需求,才能流传千古。看到“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这句话,你脑子里一定有一幅画像,它刺激了读者的右脑。“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种结论性的语言,又是说给理性的左脑听的,让你觉得没有比这个表达更贴切了。

好的诗词都有留白,让你自己去想象那个画面,身临其境去体会那个画面中的意境,直到幡然醒悟,回味无穷。

如何快速提高演讲能力

四、充分调动受众大脑的五大基本机能

仅仅在演讲内容上做到兼顾左右脑还不够,还需要有演讲技巧。为什么有的人讲话干巴巴,有的人讲话啰里啰唆?有的人却能把极其普通的事情演绎得惟妙惟肖?

秘诀就在语言技巧上。有高超语言技巧的人能通过一张嘴把大脑的各个机能逗得高高兴兴,而有的人则完全不懂其中的奥妙。在情商管理的书中常常把情绪比作人的内在小孩,认为人的情绪是身体内那个没长大的内在小孩的反应,在我们身体的内部岂止是一个内在小孩?其他部分器官的机能也可以比作其他类型的内在小孩。

那么演讲过程中,岂不是演变成讲师要同时满足多个性格不同、兴趣各异的内在小孩的不同诉求了吗?用这种隐喻的方法,可以把复杂难懂的大脑器官屏蔽在后台,而把这些器官组合完成的大脑机能以拟人的方式呈现在前面,非常符合我的教学主张:把复杂和专业留给讲师自己,把简单呈现给学员。

综合很多心理学研究成果之后,我尝试融会贯通地整合出一个给表达者的应用模型:当受众在听演讲者的演讲时,其大脑内部的各种机能在并行工作。而演讲者最根本的任务是采用不同手段满足受众不同大脑机能的信息诉求。最后,我总结出演讲者必须调动受众大脑的五大基本机能。为了方便大家掌握,我将其隐喻为五个内在小孩。

1、感受:受众的感觉器官接收的外在、直观的信息和感觉。我将其比拟为其中一个内在小孩,称为小感。

2、思维:包括归纳、演绎、推理等逻辑思维机能。这部分机能拟人化为另一个内在小孩,命名为小思。

3、情绪:调动受众情绪。内在小孩的创意最初来源于情绪机能,我把代表情绪的内在小孩称为小情。

4、想象:演讲者要充分调动受众想象力,使其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想象是与感受相对的范畴。我称之为小想。

5、觉察:满足受众对意义的探求。姑且把代表探求意义和价值的内在小孩称为小觉。

人们在听讲的时候,其实大脑中的五个内在小孩都在听,但每个内在小孩对信息的诉求是不一样的。作为演讲者,唯有让受众大脑中的五个内在小孩都满意,才能牢牢抓住受众的注意力。就好像幼儿园阿姨要同时给五个小朋友喂饭一样,而且每个小朋友爱吃的食物不一样。阿姨要轮番给不同小朋友喂不同的食物,五个小朋友才都会满意。只要大脑清醒,五大机能就同时处于工作状态。

如何快速提高演讲能力

大脑有一个神奇之处在于它非常勤奋,每个机能都闲不住。如果某个内在小孩得不到他想要的信息,就索性自己找乐趣去了。所谓的开小差,其实不是大脑懒惰的表现,恰恰是大脑很勤奋的表现,因为它总要找事情干。

【学习当众讲话,去豆瓜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