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力口才创导者
豆瓜联系电话
豆瓜训练

如何让自己说话有条理性

本文位置:豆瓜训练 > 沟通杂谈发布时间:2020/10/3 14:02:02被阅读了

老话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但是,在现代社会,人们发现:“十分耕耘,才有一分收获。”

很多时候,我们的付出往往大于回报,甚至有的时候,付出很多都不一定有回报。

 如何让自己说话有条理性

为了突破这种困境,人们开始进行时间管理,开始学会合理、高效地利用时间,工作设计、任务划分也变成了企业管理中经常谈到的话题。对于个人或是组织来说,合理地划分工作任务是提高工作效能的前提。

为什么我们强调的是“工作效能”而不是“工作效率”?

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曾说过:

“效率是‘以正确的方式做事’,而效能则是‘做正确的事’。效率和效能不应偏废,在效率和效能无法兼得时,我们应首先着眼于效能,然后再设法提高效率。”

每个员工都应该在有限时间内做正确的事儿,这就是提高工作效能的关键。

然而,许多公司在组织发展的过程中,不足够注重工作任务的设计,缺乏工作效能的思维,因此很容易造成时间精力都花了,但是工作绩效不乐观的情况。

要解决工作绩效的问题,就必须要突破常规,放弃“钓小鱼”,着重“钓鲸鱼”,这也是今天豆豆想和大家分享的:抓住关键的20%,实现最优的时间管理。

有研究表明,像比尔·盖茨一样能够取得成功的人,大多是得益于自己的努力。如果你还没有完成自己的目标,那一定是你的努力还不够。

 如何让自己说话有条理性

按照二八法则,如果你的目标需要你付出5年的时间,那么在你前4年的努力中,你得到的回报将只有20%。这段时间内,你的付出多于回报。这其实是量的积累到最后引起质变的过程,但遗憾的是有80%的人都在这段时期内放弃了。

很大的原因就是他们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他们看到的是自己付出了80%的时间却仅仅得到了20%的回报。殊不知,到达第五年的时候,这一年的努力甚至会让你得到超过80%的成果。

所以,如果你还没有得到所希望的回报,一定是因为你的努力还不够。这世界存在着很多不平衡,如果从时间管理上来说,不平衡的就是20%的时间产生了80%的价值,关键看你是否能够抓住那20%的时间,抓住那20%的事情。

你有没有抓住生命中最有意义的事情?你有没有将自己的时间与精力花在对自己的人生发展起到决定性的事情上?你是不是一味地盲目付出而不去研究如何付出的方法?

比尔·盖茨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不仅是因为他懂得“付出不一定会有回报”,更因为他懂得“回报必将大于付出”。

决定你人生的其实就是那20%的少数事情,人们要学会敢于用自己80%的时间去完成那20%的事情。只有当你舍得为那20%的事情付出所有时间甚至生命的时候,你才可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也就是说,要聪明地工作,而不是辛苦地工作。

很多事情与你的研究问题有关,但大多数事情你可以忽略,只抓住那关键的20%的部分便可。世界先进的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常常通过收集大量的信息来进行分析,这是以事实为基础分析的另一方面。然而,任何过度寻找事实的行为都是在浪费时间与精力。

麦肯锡咨询人员艾森曾经在深夜整理一名客户的数据资料,当他收集了大量的资料,试图从里面提炼一些结论的时候,他的经理来到办公室,问他进展如何。艾森告诉经理一切都很顺利,但是还需要进行更多的总结。

 如何让自己说话有条理性

然后经理拿起他做的报表,快速地翻了一下,然后说:“艾森,今天就到此为止吧,你总不能将海水烧干吧?”后来,艾森与经理一起离开了办公室。

所谓的将海水烧干就是试图分析得面面俱到,但是做事情要有选择,要想理清头绪就必须优先解决一些事情,否则会花费很多时间却得不偿失,就像烧干了大海,最后却只能得到一点盐。

事实上,决定一件事情的因素有很多,但是最重要的还是那一些关键部分。就像影响企业的事情也很多,但是起到决定性作用的也只是那少数的事情。

每次麦肯锡的内部会议上,都会有人使用“关键性”这个词,如“杰斯,我承认这是问题的关键性”。假如有50个不同的因素影响着一家公司的产品的销售,像气候、原料价格、季节性等,但是最重要的因素也许就是A、B、C那三个因素,其他的无足轻重。

关键性的事情是决定发展的核心,而不能将所有事情乃至一点点的小事都作为实现目标的不可缺少的部分,如此就会走进死胡同。处理关键性事情,可以帮助人们节省时间和精力,帮助人们避免海底捞针似的做很多无效工作。

如果你对自己的解决方案有信心,就可以在30秒内对客户进行解释并推销自己的方案。

麦肯锡公司曾经有过一次教训,为一家大客户做咨询。客户的高管们齐聚在摩天大楼的顶层,期待着他们的智慧之言。但这时他们的CEO大步跨入会议室,说:“对不起,我不能参加这个会议了,公司出现了紧急事情,我必须去处理。”然后他对麦肯锡的项目负责人说:“你可以和我一起乘电梯,在电梯中告诉我你们的结果。”

由于该负责人没有准备,即使有准备也无法在电梯从30层运行到1层的30秒内将结果说个清楚。最终,麦肯锡失去了这个客户。

从此,麦肯锡要求所有员工在最短的时间内将结果叙述清楚,凡事直奔主题。

麦肯锡认为,人们最多记得三条结论,所以凡事要归纳在三条以内,这就是在商界流传的“30秒电梯理论”。很多公司都使用电梯法则,因为这是保证时间得以有效利用的方式。而且,电梯法则会让人们懂得如何抓住20%的重要事情去解决。

之前有很多学员在年中/终总结时都会来咨询豆瓜训练的老师,如何将半年/一年的工作浓缩在30秒内进行总结呢?其实也是一样的道理。假如工作很多,那你可以侧重讲3个最为重要的且具有最大价值的事情。

 如何让自己说话有条理性

这与豆瓜训练的条理公式实为异曲同工之妙,而且是我们每个人都很容易习得的。譬如,每天下班之前,我们可以坐下来问问自己:“今天工作处理的最重要的三件事情是什么?”然后将它们写下来,放到一个固定的、不容易丢失的地方。每天这样练习和积累,养成了运用条理公式的习惯,慢慢地你会发现,你也可以在30秒内重点突出、条理清晰地汇报工作。

其实,任何事情中,最重要的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约20%,大部分的80%都是次要的。只要人们能够抓住这20%,集中精力投入到其中,就能让自己的时间实现最大的效益。事实上,投资关键的20%,就是最优的时间管理方式。

现实中,为什么很多职场觉得自己忙得焦头烂额?因为他们需要承担的责任太多,所以需要做好的事情也太多,但是却常常因此而没有将目前最关键的事情放在首位。这样,即使自己忙得不可开交也不会达到理想的状态。

工作中,有很多人都是这样:整日忙碌,看似没有浪费时间,其实不但浪费了大量时间还浪费了自己不少精力。

一个人只有将关键事情放在首位,工作时才能达到理想的状态,但是实际工作中要做这点似乎很难。很多人都是被动地工作,常常会被他人与周围的环境左右,从而抛弃掉重要的事情。人们总是忙于应付琐碎的时间,却不懂去把握时间做好最重要的事情。

还有一类人,他们不懂得什么是“首要事情”,只是按部就班地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做,也不去想自己做的事情是否有意义。出现危机的时候,他们才会意识到,自己平时花费了很多时间与精力去做的事情根本没有那么重要。

事实上,一个人的工作状态源于他的内心状态。思想会转变成行为,而行为会成就人的命运。

一个人的内心状态决定了他做事的方式与态度,如果想要得到良好的结果,仅仅改变态度是不行的,还必须具备解决问题的思考力,才能得到更好的结果。

柏拉图说过:“未经反省的生活不值得过。”而很多人却对此毫无意识,习惯于忙忙碌碌的生活方式,日复一日,却没有认真地想过到底怎样工作才能让花出去的时间变得更有意义。

 如何让自己说话有条理性

所以人们必须制造一种良性循环,寻找一种时间管理的方法,摆脱低效率的思考行为方式,把工作重心放在解决那20%的事情上。就好比去钓鱼,与其花费精力去钓一筐不值一提的小鱼苗,不如花同样的时间去钓一条大鲸鱼。

【学习当众讲话,去豆瓜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