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位置:豆瓜训练 > 沟通杂谈发布时间:2020/9/5 16:11:10被阅读了
有人说在职场上会说话的人能发展很好;也有人说,能力强者不必在意说话的艺术。其实说话并不是一项艺术,而是我们安身立命的技能,真正的强者不仅在乎自己的头脑,更在乎自己的嘴巴。一个人的表达方式能体现出他的知识水平和教养。那么,怎么锻炼说话表达能力呢?
一、回想法
顾名思义,就是当你学完一个知识点或者背书的时候,合上书立刻在脑子里进行内容回想,你的学习效率将达到90%
但是并不是一味的回想所有内容,那样还不算高效,接下来还有一个关键——提取关键信息
比如,在背历史“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确认最早的古人类,发现地点在云南省元谋县,生活年代距今约170万年,能制造工具,知道用火”
你就应该提取关键信息“最早”“云南元谋”“170”“工具和火”,这样效率就高记得牢
曾经有一项研究,工作人员让学生再学过一段文字后,通过回想提取信息进行练习,之后再次学习该段文字内容并回想(努力加深关键概念)
结果,相同时间内,仅靠对材料的练习和回想,学生的习得内容和学习深度都远远超过了其他学习方法
不得不说光看书,要比努力回想轻松多了,但是我们最普遍的一个错觉就是:仅仅看一眼答案,就认为自己已经会了,当你读一遍的时候,你会错误的认为它已经存进你的大脑了
这是一种非常低效的学习方法,因为光看书可以不动脑子嘛....我之前也看书的时候非常兴奋!结果一合上书,大脑一片空白,憨憨一样愣住
著名的记忆专家艾伦巴德利写道:说一件你会惊讶的事,划重点和标下划线的动作,会让你欺骗自己大脑在工作,其实只是手在动而已,所以在划之前一定要谨慎,否则你不仅会效率低下,而且会被误导
那么到底要不要划重点?
答案是:要!怎么划?↓↓↓
1、在划重点之前,要先训练自己找到主要观点,并把做的标记数量降到最少——一句话就行了
2、在留白区域记下,自己总结好的关键概念,也是很好的办法
3、在学习中进行回想——让大脑提取关键概念,而非通过重复阅读被动获取知识,将使你更加高效的学习
在你试着将工作记忆转存为长期记忆时,真正有效的部分是,下一次重读开始前的这段间隔时间,你利用重读间隔中进行回想,加深加固了你的大脑记忆。所以试着回想学习材料,也就是做提取关键点的练习,效果比单纯阅读材料好得多
还有两点值得注意:
•别扔太久之后才去练习回想,那样你就得从头开始,最好是24小时内就和它们亲近一下
如果你还是觉得练口语的效率太低,可以报个班,最好是全天连续半个月左右。
语言环境就是学好英语的核心。就像一个去到东北的广东人,塑普不会得到改善,却会多了几分地域特色。要学好英语,就要创造一个合适的环境+高效率的学习方法,脱离任何一个,都无法真正地学好英语。
二、输出倒逼法
有人问,如何才能验证我到底有没有掌握这个技能呢?
很多人会回答:你去做一次,看看对不对不就行了
对,考试就是为了检验你到底掌握了知识点没有,但是很多时候没有老师立马安排考试怎么办?
费曼是加州理工学院物理学教授,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他谈学习方法时候说“要是你能把一个概念用最简洁的语言给不会的人也听得明白,那就说明你对这个知识已经完全掌握了”
不管是学习什么东西,输入之后就立马去输出!这是比较高效的学习方法
比如,看完一本书,就去写一篇文章或者做思维导图;你今天学习了一个全新的互联网思维,你就去教你的好伙伴,看看他能否听懂;
输出倒逼输入四部曲:
•step1:获取知识,理解内容
拿到一个新的知识点,首先你得多理解几遍,脑子里对这个东西有一个基础的认知
•step2:复述我们所获得知识的主要内容
把书上的知识点,你用语言复述一遍,复述的过程是加深理解的过程
•step3:用自己的方式以潜在形式,再次复述
看着书本和讲义,觉得自己已经掌握了,但过后合上书,转眼忘得一干二净,脑子一片空白
所以需要把知识点进行加固,用自己的理解方式,把复杂的概念简化,你需要把它变成你熟悉的记忆形式
•step4:通过简单的语言概括,尝试把知识教给小白
这是一个循环的过程。通过尝试更简单精炼的语言来叙述,不断提炼知识的重点和关键
通过向别人输入知识时的反馈意见,检视自己哪里掌握的不够扎实、需要加深,哪里掌握的比较好。如果说了半天,别人都听不懂,那就证明你还没掌握;
假如别人一听,就明白了,说明你已经对这个知识的理解到位了
三、组块构建法
你有没有发现,明明自己理解记忆了很多知识点,但是一等到考试要综合运用的时候,就脑子里啥都想不起来,一片空白,感觉自己装了一个假脑子?
有人小时候玩过拼图么?没有是吧,好给你张图看下:
学习的过程就好像拼拼图的过程,当你掌握了一个个知识点的时候,就相当于找到了一块零碎的拼图,只有当你把这些个分散的碎片,重新拼装成一个图形时,你的知识体系才被构建好,这时候你才能灵活的运用自己脑子里的知识
组块构建的具象化形式:
——思维导图:思维导图是一种轻松高效的学习法,思维导图是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图形思维工具,它简单却又很有效
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它把看似分散的知识点连成线,结成网,使知识系统化、规律化、结构化。
【学习口才技巧,去豆瓜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