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位置:豆瓜训练 > 沟通杂谈发布时间:2020/8/25 14:18:17被阅读了
最近在听豆瓜训练教你当众表达,有一个关于“当众讲话,被人提问,脑子一片空白,怎么办”的话题,很有意思,分享给大家。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
会上,被领导或同事当场提问,脑子一片空白,不知道如何回答;
你当着众人说得正嗨,有人突然提了一个棘手的问题,你不知道如何应对。
怎么办?
要么是支支吾吾、语焉不详、顾左右而言他,要么就干脆说不上话来,想找个地缝钻进去,大多数人都是这样。事情过后,又无比懊悔,觉得没水平。蓝瘦,香菇。
教大家三招,应对大脑一片空白:
第一招,缓兵之计。
就是拖延时间。可以大胆地讲出内心的想法和感受。
比如:你提的这个问题,我确实没有想过,让我想想怎么说啊。
说这些话,可以赢得思考时间,讲着讲着,思路也许就有了。讲这样的话,还有一个好处,可以拉近和听众之间的心理距离。表明我们没有架子、随和真诚,有一说一。
第二招,翻译问题。
可以先重复问题,让大家听见,再用我们自己的话翻译一下。
《奇葩说》的马东,曾在公开场合,被人问:你觉得公司员工能不能接私活?
马东是这么说的: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明白,他问的是公司员工能不能接私活,照理来说,要看公司和员工的合同约定,合同要是允许,那当然可以接。所以,他真正要问的是:在合同不允许的情况下,公司员工能不能接私活?
将问题进行翻译,既可以争取思考时间,也可以将问题谈得更深。
比如,刚才马东谈完后,又继续向下延伸:大家发现这个问题的背后,是另外一个问题,表面上我们谈的是私下接活,其实,我们是在谈,现在到底有没有“全职员工”的概念,“全职员工”只为一家公司工作,不接其他任何公司的活,但随着社会发展,这个概念也许会慢慢改变。
看,这样就由一个概念延伸至另一个概念。这样做,可以跳出提问者画的圈圈,把提问者的问题变成了新的问题,变成了现场所有人的问题,这样,我们的回答也就变成了服务所有人。
第三招,转嫁问题。
这其实是主持人的功夫。
比如:你这个问题提的特别好,在我表达观点前,先来听一听其他人是怎么理解的。
然后,我们就变成了主持人,点上几个听众,让他们发表一下观点,整个场面就会被盘活。这其中,许多人的答案会引发我们思考。当然,如果其他人答不出来,也没关系,至少证明了我们不是那么笨,答不出来不一定是我们的问题。
这样做,既增加了和听众们的互动,还能活跃现场氛围,真是一举多得。
说完三个方法,最后再说一点。其实,绝大多数人都有一个误区——听到别人提问,需要立马给出答案,不能有片刻犹豫。这是个心理误区。职场、生活不是辩论赛,适当的思考、停顿都很正常,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心理压力。
回想一下:你遇到过哪些回答不上来的问题,当时是怎么回答的。看完今天的文章,你再回答,你会怎么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