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位置:豆瓜训练 > 沟通杂谈发布时间:2020/6/3 14:13:56被阅读了
有一位荒唐的眼科医师为病人配眼镜,居然摘下自己的眼镜请病人试戴,理由是“我已经戴了十年,效果很好,就给你吧!反正我家里还有一副。”谁都知道这是行不通的,可是医师却说:“我戴得很好,你再试试,别心慌!”
“可是我看到的东西都扭曲了。”
“只要有信心,你一定看得到的。”
经病人一再抗议,医师居然恼羞成怒。
“算我倒霉,好心没好报。”
这位眼科医师尚未诊断就先开处方,谁敢领教?与人沟通时,不分青红皂白就妄下断语,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别人,可能是你我都会犯的毛病。这个故事从反面提醒了我们同理心沟通是多么重要。
何为同理心沟通?一句话总结就是在沟通时站在对方的立场、感受对方的感受。如果用豆瓜训练《沟通与人际关系》中的原则来解释,那就是“主动满足别人的需求,不给别人不要的”以及三大法宝中的理解原则。
其实,同理心是一项重要的沟通技能,是我们每个人都必须掌握的技能。而对于职场管理者来说,同理心沟通更是扎根于以人为本的管理风格中,是每一个管理者必须具备的能力,也是管理者与下属沟通时的“王牌技能”。
那么,管理者如何在领导角色中表达同理心呢?在日常领导的情况下,同理心是这样表达出来的呢?
接下来我将以案例贯彻的方式为大家分析下同理心沟通的四个不同境界,帮助大家领会我们该如何与下属(员工)更好的沟通,深度了解你的员工和团队,在沟通中表达你的同理心。
同理心沟通境界一:
复述内容。
第一种表达你正在仔细倾听并且希望了解员工/下属的方法是:复述内容。这意味着你基本上是重复或复制对方的词或最后几句话,或多或少地逐字记录。这是同理心沟通的最基础的境界。
例如:
员工:“这个项目还有仅仅一周就截止了。”
同理心管理者:(边点头边说)“没错。这个项目还有仅仅一周就截止了。”(在这句话后保持沉默,但是继续保持眼神交流。)
员工:“我不知道我们是否有足够的人力来按时完成这个项目。”
同理心管理者:“好的,所以你担心是否有足够的人力来按时完成这个项目。”
尽管这项技能过于简单,也易于使用,但复述内容是很有用的,尤其是在对话的早期阶段,能让人感到被倾听、理解和回应。
当你复述内容并且保持沉默,直到员工继续分享更多信息时,其实是给他们一个继续展开话题的信号。而这能够给予另一个人“心理空间”,这一空间就能够促使他人分享更多有用的问题和细节。
同理心沟通境界二:
对内容重新措辞。
对内容进行重新措辞比纯粹的复述更容易得到响应,因为纯粹的回复会让对方觉得你是个“机器人”,没有真正在听他说。而对内容重新措辞可以使员工显得更投入,更愿意接受和整合讨论的内容。这也是同理心沟通的第二个境界。
例如:
员工:“这个项目还有仅仅一周就截止了。”
同理心管理者:“是的,这个项目的截止日期就快到了。”
员工:“我不知道我们是否有足够的人力来按时完成这个项目。”
同理心管理者:“好的,我明白了,你是在担心截止日前没有足够的人力能够完成这个项目吗?”
虽然,回答中的基本元素还是沿用复述的手段,但是进行了重新措辞及整合,会让员工产生“领导正在很认真的听我汇报,并进行总结”,从而更加投入谈话。
同理心沟通境界三:
情感反映。
同理心沟通的第三个境界是情感反映。通过关注员工的情绪状态,管理者能够更接近“感受”员工的感受(同理心)。一般来说,如果能够做到这一境界,已经算得上是比较优秀的管理者了。
例如:
员工:“这个项目还有仅仅一周就截止了。”
同理心管理者:“听起来你在担心能否在临近的截止日内完成工作。”
员工:“我不知道我们是否有足够的人力来按时完成这个项目。”
同理心管理者:“我很理解你的担心,是什么让你产生这样的焦虑呢?”
同理心是通过选择正确的词来表达真实的感受,这些感受来源于当你听到对方言语,也就是对方所提供的信息以及表达的方式后最直观的、真切的感受。情感反映是否成功是很容易判断的。
要么员工能够很快地确认你已经准确地掌握了他的感受,“是的,我很担心/焦虑”;要么员工可能会犹豫,也许会修改措辞来更准确地表达这种感觉,甚至完全否定这种感觉,“我不是担心,是害怕”。总而言之,这种情感的反映几乎都会得到回应。
即使听者所选择的感受与接受者的感受略有不同,但试图理解另一方情绪的努力通常也会被欣赏。管理者一开始摸不准员工的感受,但可以不断去试图理解,这个过程也是在建立与员工的联系。
同理心沟通境界四:
将内容和情感联系在一起。
同理心沟通的最高境界是将内容和情感联系在一起。实质上就是将前三个境界结合起来,需要对内容进行重新表述,并反映这种感受。
例如:
员工:“这个项目还有仅仅一周就截止了。”
同理心管理者:“是的。我们接近完成这个项目了。但听起来你有点焦虑。”
员工:“我不知道我们是否有足够的人力来按时完成这个项目。”
同理心管理者:“所以你是担心如果我们想要按时完成这个项目,我们的人力可能不够吗?你对此一定很焦虑,没关系,你可以和我聊聊具体在担心什么,看看我能不能给你提供一些帮助。”
显然,重新表述和反映情感的能力为同理心沟通创造了很好的机会。员工可能会感到被特殊理解和回应,也更有利于话题的继续展开,以及问题的妥善处理。
因此,出于深度了解你的员工和团队的考虑,提高与员工沟通的效率以及加快工作的开展,管理者可以尝试从以上四点开展同理心沟通,让实用实效的“王牌技能”帮助你做好领导者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