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位置:豆瓜训练 > 沟通杂谈发布时间:2020/5/24 19:04:28被阅读了
这是因为你不知道如何将时代特色融入演讲!演讲最讨厌混杂着不合时宜的段子,滥用费解而脱离主题的故事,显得多余且让人失去兴趣。
豆豆给大家分享关于演讲的技巧——解决演讲时枯燥乏味、不吸引人的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收获!
首先,要让演讲具有时代感,而不是让听众觉得老套、没意思。演讲能准确地反映社会情况,随着社会的发展,演讲也不可能一成不变,而是要加强时代特色。
要加强演讲的时代特色,把时代特色融入演讲内容,可着重从以下三方面努力:
贴近现实举案例
有的演讲,一谈“勤奋”,便是祖逖闻鸡起舞,匡衡凿壁偷光;一说“学雷锋”,就是汽车上让座位,令人体会不到其时代的特色。
因此,演讲中实例、数据等材料的选用,须尽力贴近现实、贴近听众,我们应充分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等现代化传播工具提供的信息,多使用“前不久”、“昨天”、今天”、“刚才”所获知的实例使我们演讲的内容始终涌动着活泼的当代气息。
譬如,昨日央视播报,一货车司机自发为武汉运送物资,一外卖小哥冒着生命危险帮助别人送确诊丈夫去医院等等,这些“新鲜”的例子更能够诠释当代社会“学雷锋”的精神,也更能获得听众的关注。
确立富有时代特征的演讲主题
演讲者应充分考虑当今时代的新要求、新任务、新特点、新思潮。
要站在时代前列,敏捷地追踪时代信息,大胆提出并回答广大人民群众关心的、现实生活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提炼出合乎社会历史发展方向的具有深刻时代性的主题。
譬如,眼前人人关注的都是疫情发展状况、企业在线办公等等,如果你再搬出两个月前的热点出来交流,就跟不上时代和热点,更别说搬出几年前甚至几十年前的事作为演讲主题。
此外,巧妙选用旧材料,推陈出新,赋予新意,同样可以表现深刻、新颖的思想内容,加强演讲的时代特色。
演讲切合自己的性格
假如你是一个性格内向的人,你最好把这种稳重的深思熟虑的特点带到你的演讲中来,以看问题的深刻来说服听众。
如果你是个性格外向的人,请把这个热情、直率的特征带到你的演讲中来,用饱满的感情感化听众。
每个人与其他人相比,性格总是千差万别。立足于自己,认识自己,发挥自己的优点,对创造你的个人风格有益而无害。
贴合自己性格的演讲才是最好的,一味地模仿别人的风格只会“东施效颦”“不伦不类”。演讲的技巧——解决演讲时枯燥乏味、不吸引人的方法
当你加强了演讲的时代特色,使演讲内容更富吸引力之后,就该是你提升演讲影响力的时候了!
演讲是一项综合能力的体现,不仅需要良好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需要演讲者设计精彩的开场白和自我介绍引人入胜,而且需要在舞台上对自己的形象、声音、眼神、表情、动作做到精准把控。
这需要不断的修正和练习,直到慢慢能掌控舞台,掌控话语震慑人心的威力。
日常生活中,我们随时随地都会与人沟通,而沟通在一定的意义上与演讲是一样的,只不过所要面对的人数有所差异而已,为了扩散我们的影响力,我们必须时刻准备好应对突然而至的“演讲”。
能说会道能让你事半功倍,沉默寡言会让你处处受气,演讲力就是表现力,表现力是影响力!究竟如何提升影响力,豆豆从三个维度为大家解读。
形象管理:精彩演讲始于完美的感官印象
听众对演讲者的感官印象是,基于自我介绍、声音、精神、风貌建立起来的,因为感官接收到的信息才是最直接,也是最真实的信息。
曾经有位学员在课堂上分享他的同事,他的同事并不擅长于当众讲话,每次他在会议上当众发言或者做项目汇报的时候,都紧张发抖,导致底下的人也深受影响,跟着紧张起来。
当一个人站在舞台上,两手紧握在两侧,站得笔直,眼睛视线偏下,给人的感觉就是紧张、不自信,这样的人又怎么依靠个人魅力使得演讲产生影响力呢?
聚焦内容:让你的演讲更有影响力
在我们以“外在”的内容吸引听众注意之后,接下来要以质感的演讲内容来占领听众的精神世界。
演讲的本质是思想的植入,无论是学了什么方法技巧,最后都是为了将思想更好的输出。
一场成功的演讲,首先要保证所传达的内容要有足够的思想深度,要能够真正碰触到听众的内心深处。那些只有形式而没有内容的演讲看上去光彩夺目,其实并不会真正赢得观众的喜爱。
好的演讲一定是有好的思想传递的,如何让你的思想更有力度更有深度,这就需要打磨。演讲的技巧——解决演讲时枯燥乏味、不吸引人的方法
打磨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也是一个用心的过程,就像一个工匠,在做一件艺术品的时候,要从轮廓逐渐清晰,最后形成完美的作品。
共鸣:精彩演讲的基础
如果听众在听演讲的过程中没有产生共鸣,即使是很好的内容也没有感情。
你认真全面的站在舞台上分享着那些晦涩难懂的专业知识,而底下的人昏昏欲睡,根本听不下去,这样不能产生共鸣的演讲,是不会达到影响别人产生行为的效果的。
学演讲就像建房子一样,清晰的掌握一场成功的演讲所具备的基本要素,这是地基部分。不管你是在哪个行业,只要你想通过演讲去传播你想传播的思想、内容,一定要打牢演讲基础,这没有什么捷径可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