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位置:豆瓜训练 > 沟通杂谈发布时间:2021/8/17 15:50:11被阅读了
苏州如何提升情感表达能力,想要学习情感表达能力,那就选择去豆瓜训练学习吧,豆瓜训练是一家全参与式实战演练训练,老师讲解、训练示范、学员对练、上台演练、点评指导、分组讨论、突破活动等一系列科学合理的训练方式。从理论到演练,然后实践反馈,从改变自己的观念到改变自己的行为,从改变自己的行为到改变自己的心态。
苏州如何提升情感表达能力,豆瓜训练的导师给大家整理了如何提升情感表达能力的技巧,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说话要有point
在现实生活中,说话主次不分、有头无尾、重点不突出的人,还真不少见。他们说着说着,兴致来了,就开始天南地北地乱侃一番了。
跟这样的人聊天,由于时常抓不到他们表达的point,所以我们都不知道怎么去回应、搭话才好。
所以,不管我们要说什么话,都要让你的表达有一个主要的point,而所说的话,都是围绕这个point去构建的。
所谓“point”,不仅是重点,也可以是结论、观点、想法。
计算机科学家吴军老师,在课程《阅读与写作50讲》里说到一条表达的技巧:“每次只讲一个重要的主题。除非你和听众都有足够多的时间,否则不要试图一次讲很多内容。”
例如之前我用到的一个例子,美国人际关系专家戴尔·卡耐基讲的一件事:
很多年以前,我举办教学会中,有一个从纽约《太阳报》来的记者,毫不留情地不断攻击我和我的工作。我当时真的气坏了,认为这是对我极大的侮辱,不能容忍。
我马上打电话给《太阳报》执行主席,要求他特别刊登一篇文章,以说明事实真相,不能这样嘲弄我。我当时下定决心,要让犯错的人受到应有的惩罚。
现在我时常为当时的举动感到惭愧。我现在才了解,买那份报纸的人大概有一半人不会看到那篇文章,看到的人里面又有一半只把它当做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而真正注意到这篇文章的人里面,又有一半在几个礼拜之后就把这件事情忘得一干二净。
由于看报纸的人,大多数人都会忘记这件事,所以我的过于执着,就显得没必要了。
这段话,你是不是一听就明白呢?最后一句是结论,而整段话都是围绕这个结论做阐述,讲故事、说例子、谈感受,一气呵成。
所以,想要传达出清楚、条理、有组织的意见和信息,最好让你的重点非常清晰,一听就懂,然后其他信息都是为这个重点而服务。
记住,跟别人闲聊也好,吹牛也好,每次围绕一个主题讲话,别人就知道怎么跟你继续聊下去了。
苏州如何提升情感表达能力,豆瓜训练的导师给大家整理了如何提升情感表达能力的技巧,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让语言更生动
怎样的说话最没有魅力?
你可以从你小时候接触过的老师找答案。哪些老师讲课让你昏昏欲睡,哪些老师讲课让你精神饱满呢?
而那些讲课吸引的老师,都有什么共同点?当然就是生动了。
来看一个例子。有个学生,向别人讲述自己的父亲学电脑这件事,他说:
“我爸今年五十多岁了,是个技术员。为了跟上时代,他最近去学习电脑。我妈就跟他说:‘算了吧,都一把年纪了,还能学会吗?’
刚开始,我爸都会装作没听见,后来妈妈又唠叨了好几次,爸爸终于憋不住了,说:‘我学电脑,你看电视,你别来管我,我也不管你,大家互不干涉。’
妈妈觉得在理,于是说:‘也是,学会了电脑,省得以后麻烦别人,那我就不打击你了’。现在我爸学得挺好的。”
这个表达,一般情况下并没有太大的问题,但听起来总是没什么特别,有点平淡。那怎么让这番话“生动”起来呢?
换成这样子看看:
“我爸今年五十多岁,是个土得掉渣的老技术员,为了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却突然心血来潮学起了电脑。我妈妈第一个就站出来嘲笑他了,说:‘算了吧,这个年纪才去学电脑,你的大脑忙得过来吗?’
刚开始,爸爸把这些话只当做耳边风,后来妈妈又唠叨了几回,爸爸终于憋不住,反驳说:‘我学电脑,你看电视,大家河水不犯井水,各走各路,你这样打击我又于心何忍呢?’
妈妈确实觉得于心不忍,就说:‘也是,学会了电脑,省得以后总是找救兵,我就不说风凉话了’。现在我爸学得挺带劲了。”
两种表述,是不是后者听起来更生动?区别在哪里呢?
区别就在于,讲述或描述的时候,后者会给人更加具体的画面感,词语的情感色彩很丰富,给人一种不是那么“文绉绉”的感觉。对于口头表达来说,这是非常重要特性。
例如“大脑忙不过来”这个表达,就比“大脑不灵光”更加拟人化,有画面感。
所以,想要让表达更加生动,我们就需要遵循这个法则去润色表达,从味觉、听觉、视觉、触觉这些地方,用感情色彩丰富的词汇去包装它们。
同时,注意你说话时的语气、语调、语速、节奏等,这些因素,可以把一句平淡无奇的话语变得抑扬顿挫,充满节奏,从而让我们在听觉上感到很有意思。
这样,你就会成为“说话又好听、个个都喜欢的人才”了。
苏州如何提升情感表达能力,豆瓜训练的导师给大家整理了如何提升情感表达能力的技巧,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添加恰到好处的幽默
一个说话幽默的人,肯定会受到大家的欢迎,不管是偶尔“开开车”,还是自嘲一番,都能够营造出融洽友好的谈话氛围。
虽然有人的幽默是天生的,但这个“天生”,也只是指的是心态、思维这些方面,因为幽默需要具备良好的心态,同时也要有敏捷的思维。
否则,碰到下雨就唉声叹气、萎靡不振的人,是很难幽默起来的。而幽默的人,就算当下心情不好,也会以此作为素材去幽默。
例如苏格拉底的妻子,是一位性情非常急躁的人,往往当众给这位著名的哲学家以难堪。
有一次,苏格拉底与几位学生讨论某个学术问题时,他的妻子不知何故,忽然叫骂起来,没多久,还提起一桶凉水冲着苏格拉底泼了出去,致使苏格拉底全身湿透。
学生们对此感到十分尴尬而又不知所措。这时,苏格拉底诙谐地笑了起来,说道:“大家也都看到了,打雷之后肯定是要跟着下雨的!”
大家听了都欣然大笑起来,更加敬佩这位智者的胸怀。
有了良好的心态作基础,接下来运用一些幽默技巧,就可以让表达增添一些幽默感了。
技巧一:设置包袱
所谓“抖包袱”,就是表达时,前面的话语做铺垫,最后来一个出其不意,抖出包袱,让人思维转不过弯来,引起发笑。
例如,小明上课跟女同学说话被老师抓到。老师问道:“站起来,为什么上课跟旁边的女生说话?”小明说:“我只是在问她问题!”老师:“有问题应该问我啊!”小明:“你今晚有没有空呢?”老师:………
技巧二:移花接木
有些词在修饰不同的对象时,表达出来的意思和效果会给人大相径庭的感觉的。当你用一些正式的词语去表达不正式的事情时,就会让人产生“思维错位”。
例如你自我介绍说:“我工作不突出,人缘不突出,唯一突出的,就只有我的腰椎间盘!”
技巧三:曲解意思
把一个概念的原本表达的意思,另辟蹊径地去理解它,从而得出新的意思或结论。
例如有人说,现在的女生都做到了“三从四德”!三从:从不洗衣,从不做饭,从不拖地。四德:老婆化妆要等得,老婆花钱要舍得,老婆发脾气要忍得,老婆不开心要哄得。
技巧四:运用比喻
通过比喻,让言谈形象化,可以起到幽默风趣的作用。
例如你看到同事今天上班,头发非常凌乱,好像没有梳洗一样,这时你就可以说:“你今天为什么这么想不开,要顶着个‘鸟巢’上班呢?”
苏州如何提升情感表达能力,豆瓜训练的导师给大家整理了如何提升情感表达能力的技巧,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让你的话听起来很有分量
跟别人聊天的时候,那种泛泛之谈,并不会让人觉得你的表达很有魅力的。
相反,如果你能够给出自己的深度见解,或者能够论述出自己的理由,你说出来的话,就会给人很有分量的感觉。
那怎样才能让说话更有见解呢?有两个做法:
1)切入其他角度思考问题;
2)用专业的术语去进行表达。
所谓“切入其他角度思考问题”,这一点就不用多说了。当你能够从其他角度去思考同一个问题,你肯定会得出其他结论,而如果你能够为这个结论,说出相应的论证,那么就会给人不一样的感觉。
同时,说话的时候,夹杂一些行业的专业名词和自己的专业分析,也会让你说出来的话听上去更有道理。
例如你一个女性朋友跟你抱怨说,她母亲总是喜欢给她买衣服,每次去哪里旅游回来,肯定会买几件衣服给她,但每次买的衣服都不是她习惯穿的那些,让她很是烦恼。
如果用一般的角度去思考这个问题,你肯定就会说:“哎呀,老人家嘛,总是喜欢给子女买东西,这都是爱啊!”这种说法,就是泛泛之谈了,而且没有深度。
但结合上面两点,你就可以这样说:
“其实这很正常,这就是心理学上的‘虚假同感偏差’,就是人总是会高估或夸大自己的信念、判断及行为的普遍性,总是假定自己与他人是相同的。如果你确实不喜欢母亲这样做,不要怕不好意思,直接表明你的看法,让她觉得你们的衣品是不同的,这样会改变你母亲的做法。”
这样说,是不是给人更有见解的感觉呢?
想要让你说出来的话更有道理和更有深度,适当表露出自己对某方面问题的专业性,夹在一两个专业词汇,都可以提高别人对你认可度。
当然要说得适当,毕竟过度卖弄,就会留给对方留下“很装”的印象了。
这点一定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