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力口才创导者
豆瓜联系电话
豆瓜训练

最成功的家庭教育,是孩子长大了依旧愿意与父母说心里话。

本文位置:豆瓜训练 > 豆瓜观点发布时间:2021/5/9 17:00:19被阅读了

现今社会,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亲子关系,很多家庭的亲子关系不融洽,主要是因为父母不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而孩子又不懂得体谅和理解父母。

在亲子关系中,父母考虑更多的,是怎么说,才能让孩子听进去,但其实,怎么听,才会让孩子愿意跟我们说,同样是亲子关系中重要的一环。

虽然我们无法做到每一次都能做一个非常好的倾听者,但是至少要保持一份自省,告诉自己:教育孩子、解决问题不是最重要的,“听见”孩子才是。

因为一旦我们拒绝倾听孩子的心声,那么就会给孩子带来莫大的伤害。

01

拒绝倾听孩子,会让孩子感觉到自己无足轻重,甚至在校园里成为被霸凌的对象。

孩子就会说,“我不想和你说话,说了你也不会听。”

慢慢地,孩子就会觉得自己的想法和意见一点儿都不重要,而自己就是一个无足轻重的人。

一旦孩子带着这样的想法进入到学校或是社会,他依旧不会也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慢慢地他就有可能成为被别人霸凌的对象。

教育学者尹建莉说过:“霸凌发生的唯一原因,是一个人的恨意和另一个人的懦弱遇到一起,两个条件缺一不可。恨意与懦弱表现相反,成因相同,都是父母对孩子的各种不认可和限制所致。”

父母不倾听孩子的心里话,就是对孩子最大的不认可。

02

拒绝倾听孩子,会让孩子变得越来越沉默,心门一旦关上,将难再开启。

不少孩子进入青春期之后,很多心里的秘密都不愿意告诉父母,父母都比较苦恼,但是他们都是用“孩子大了,翅膀硬了,管不了了”这样的借口来安慰自己。

我们为什么不去想一想,孩子为什么突然不愿意和我们说话了呢,小时候不是天天围着我们叽叽喳喳、问东问西的吗?

主要原因在于孩子觉得,告诉父母也没有什么意义。

在家里,什么事情都是父母做主。

从上什么小学,到后来上什么大学,读什么专业,甚至以后想找一份什么样的工作,父母都已经提前想好了。

哪怕自己提出反对意见,却只是遭到父母的无视。

一开始孩子还会感觉到愤怒,想要表达和发泄,时间长了,孩子就会觉得失望,从而再也没有和父母倾诉的欲望了。

03

拒绝倾听孩子,会让孩子缺乏安全感,他将很难有勇气和力量面对人生。

我们努力给孩子最好的物质条件,我们为孩子创设最好的教育环境,希望孩子可以成人成才。

但是,对于孩子而言,我们最需要做的一件事情,是让孩子产生安全感。这才是孩子成长的基石,没有了安全感,一切都是空谈。

为什么一次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期末考试,会成为压死孩子的最后一根稻草?为什么一本寒假作业,就能让孩子一跃而下放弃生命?

因为他们害怕,害怕自己的表现不能得到父母的认可,害怕父母的责怪,其实说到底就是没有安全感。

如果父母们给足孩子安全感,那他们在遇到困恼、遇到挫折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和父母沟通,寻求父母的帮助,而不是自己一个人承受,直至悲剧发生。

有的父母可能会觉得,“我并没有这样,我每次都让孩子把话说完,可是为什么孩子现在还是不太愿意和我交流呢”?

真正的原因可能在于,我们没有做到真正的倾听。

什么才是真正的倾听?

在《少有人走的路》一书中,作者派克说过,如果我爱谁,那就一定要关注他,而想要做到关注,最重要的方式就是学会倾听。

“真正的倾听,意味着把注意力放在他人身上,而不是正听着对方讲话,但是脑子里想的都是自己的事情。”

“倾听是我们要放下自己的欲望和想法,尽量去体会对方说的每一句话和每个表情动作,去体会对方的感受。”

01

听话不要只听一半,要让孩子把话说完。

我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个小故事:一个记者采访一个幼儿园的小朋友,问他,“假如你在飞机上,飞机飞到半路发现没有燃料了,但是飞机上只有一个降落伞包,你觉得这个降落伞包应该给谁?”

这个小孩马上回答,“当然给我啦。”这个时候听众都笑了,觉得这个小孩这么小怎么有这么自私的想法。

然后记者又问,“你为什么觉得这个降落伞包要给你呢?”这个小朋友回答,“因为我想拿着这个降落伞包去取燃料。”

因此,当我们在与孩子进行交流的时候,无论孩子说了些什么,我们都要让自己冷静,听孩子把话说完,很有可能,当你听完最后一句话的时候,就知道自己之前的想法错得有多么离谱了。

02

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到孩子身上,随意对孩子的想法进行评论。

杰弗里·伯恩斯坦曾在《叛逆不是孩子的错》中这样说:“倾听是关键,倾听孩子不等于告诉孩子该怎么去做,要有无私奉献的精神,不带私心杂念地倾听,不急于对孩子下结论。”

着急给孩子下结论是很多父母的通病,我们总是习惯站在制高点上,对孩子的想法进行评价,然后为孩子指出一条我们觉得对的“出路”,但是,这条路是不是孩子要的,我们却很少关心。

比如,有的孩子会突然告诉父母,“我不想上学了”。父母一听就炸了,“你怎么能不想上学了呢?那你想干什么?以后没文化你怎么活啊,你都养不活自己,我们还怎么指望你啊?”

父母噼里啪啦地说了一大堆,之后孩子委屈地去上学了,父母也觉得自己解决了一个大问题。

可是,父母有想过孩子为什么不想上学吗?也许是在他在学校被同学欺负了,也许是昨天被老师冤枉了,他说不想上学,只是在发泄情绪,如果父母问清楚原因,让孩子发泄出来,他就没有问题了。

但是,父母只是直接对孩子进行了评价,然后让孩子回去上学,其实问题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解决。

孩子在向父母传递信息的时候,很多时候并不是希望父母来解决问题,而仅仅是希望得到父母的理解,找到一个发泄的出口。

03

倾听语言背后的情绪,要学会与孩子共情。

阿黛尔·法伯曾经说过:“如果家长能真正倾听孩子的叙述,孩子就能容易地表达他们面临的困境,有时候,孩子需要的是我们能与他们产生共情。”

很多孩子说出来的话,并不是随便说着玩儿的,往往都有深层次的含义。

所以,我们也不能仅仅根据字面意思去思考,而是要去找到背后的情绪,然后理解孩子,感受孩子。

根据孩子表达的内容,给予孩子积极的回应与关注,与孩子一起面对,做到与孩子“同频共振”。

孩子说自己很难过,父母就应该了解一下,孩子为什么觉得难过。比如说,“你为什么难过呢?是因为考试没考好吗?还是别人说你什么了吗?”

之后,我们可以选择抱一抱孩子,其实不论发生了什么,哪怕是孩子做错了,孩子只要感觉到难过,这就代表了他受伤了,那么我们就要结合孩子的情绪,先去安慰和安抚孩子,之后再去想如何去处理问题,帮助孩子愈合伤口。

这样孩子就会在与父母交往的过程中,获得安全感,从而越来越多地向父母袒露自己的内心世界。

所以,真正的倾听并不仅仅是听孩子说了什么,而在于倾听孩子的感受。认真地去倾听孩子说出来的话,感受孩子语言背后的情绪,这些都会让孩子感觉到爱与尊重,从而感觉到自己存在的价值。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如果我们真的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那我们就需要认真倾听孩子的想法,让孩子感受到存在的意义,将话语权交还给孩子,而我们闭上嘴巴,努力去做一个合格的倾听者。

最后,有两句话送给父母们:

不能和孩子一起成长的父母,一定不是一个好父母。

最成功的家庭教育,是孩子长大了依旧愿意与父母说心里话。

豆瓜训练暑期《青少年演讲》《青少年情商》课程已经安排,如果你想要培养一个能够自信流利表达,拥有阳光性格,能够控制情绪,拥有良好习惯的孩子,可以联系我们,提前为孩子安排暑期提升课程。